茶诗

文人与茶 | 北宋茶诗与文人茶会

茶会起源久远,较早可追溯到西晋时期,《晋书》载:“桓温为扬州牧,性俭,每宴饮,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。”[1](P621)他们的茶会并非正式的文人茶会,他们用茗茶招待宾客的目的是示俭,并非一种高雅的文人品茗聚会,表明文人茶会在当时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。

北宋 茶会 茶诗 文人茶会 北宋茶诗 2025-11-13 15:00  3

茶诗十首丨陈昂:风从你的山头走过,带着茶的香气向我诉说

陈昂,1992年出生于山东滕州,诗人、学者,先后供职于高校、文联等单位,主要从事诗歌创作,兼及中国哲学、现当代文学研究;著有诗集《陈昂诗选》《我把生活忙成了春天》《半面夕阳半面海》《漫天飞雪的日子》等;曾参与中央电视台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机智过人》等栏目录制。

山头 茶诗 风从 陈昂 漳平水仙 2025-10-23 16:55  3

一盏清茶润诗梦,心似莲花静若禅

禅茶一味她说:“一个‘茶’字,拆开了便是‘人居草木间’。茶,自带草木的清香气息。”她是个极爱茶的女子,不仅精通烹茶之道,还经营着一家茶馆。她将红尘种种悲欢,都捻碎在一盏盏茶汤里,伴着温润流年,悉数饮尽。她经常静坐于茶台前,动作轻柔地泡一盏茶。无论是毛尖、白茶,

莲花 茶诗 草木间 禅茶 诗梦 2025-10-11 15:50  3

茶烟袅袅,禅意悠悠:赵朴初茶诗中的茶文华章

茶烟袅袅,禅意悠悠,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那浩瀚无垠的星空下,赵朴初先生宛如一颗最为璀璨的星辰,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。他以其卓越的茶诗创作,将佛教智慧的深邃、人文精神的温暖与茶道美学的雅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,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茶文化画卷。他的茶诗,绝非简单的风雅

茶烟 禅意 茶诗 赵朴初 茶烟袅袅 2025-10-03 17:44  2

李白与咏茶诗

天宝六载(公元747年),李白与同宗族的侄子、僧人中孚在南京不期而遇。中孚送给他数十片茶,李白富有想象力地将其命名为“仙人掌茶”。经过中孚的叙述,李白才知道这种茶产于荆州玉泉山。中孚同时赠了一首诗给他,并要求李白也回赠一首。于是,李白写了这首《答族侄僧中孚赠玉

陆羽 李白 茶诗 中孚 玉泉寺 2025-09-17 11:30  5

李白与咏茶诗(文思)

天宝六载(公元747年),李白与同宗族的侄子、僧人中孚在南京不期而遇。中孚送给他数十片茶,李白富有想象力地将其命名为“仙人掌茶”。经过中孚的叙述,李白才知道这种茶产于荆州玉泉山。中孚同时赠了一首诗给他,并要求李白也回赠一首。于是,李白写了这首《答族侄僧中孚赠玉

陆羽 李白 茶诗 中孚 玉泉寺 2025-09-17 09:06  4

休闲美学视域下的梅尧臣茶诗

摘 要:休闲美学视域之下的茶文化,茶叶体现了审美主体的休闲心境,而茶肆是时人延展出来的新型的休闲审美空间,茶也因为自身被赋予的茶道精神而具有了“闲”的人格品质。宋诗开山鼻祖梅尧臣通过以茶计时、以茶悟道、以茶会友的茶诗创作,体现出了以茶文化代表的休闲审美意蕴。梅

美学 茶诗 美学视域 梅尧臣 梅尧臣茶诗 2025-09-11 08:04  7